《紅海行動》成最大黑馬,戳中我的卻是他

今年的春節檔,《紅海行動》無疑是最大的黑馬。

豆瓣8.5,好於97%動作片,90%的劇情片。

這部春節檔最佳,比《戰狼 2》燃一萬倍,一躍成為國內最棒軍事片。

有人看見了狙擊手黃景瑜,有人看見了爆破手杜江,而我看見了隊長張譯

除去《紅海行動》,對張譯所有的印象都要從《士兵突擊》的史今說起。

一部《士兵突擊》,火了王寶強,也掀起一股 " 從軍熱 "。

一聲霹靂一把劍,一群猛虎鋼七連。

鋼鐵的意志鋼鐵漢,鐵血為國保家園。

殺聲嚇破敵人膽,百戰百勝美名傳。

攻必克,守必堅,踏敵屍骨唱凱旋!

這部男人戲里,我們記住了許三多,成才,伍六一,七連長,當然還有班長史今。

出於善良他帶走了被許爸推出家門的許三多,一路呵護安慰,永遠笑著。

攔著伍班副削他,幫他在連長那說好話。

伍班副服他,七連長疼他,他的心融化了整個連隊,就是這樣的一個好班長,卻在連隊改編前要退伍了。

鐵打營盤流水兵,當年應召入伍,如今應召退伍。

再愛也有離開那天,史班長的退伍成為本劇最大的淚點之一。

沒有要求,唯一的要求就是想看看一直保衛的首都長啥樣。

看見了燈火輝煌的天安門,他忍住激動的內心,可轉眼卻聲淚俱下。

太多的是不舍,不舍戰友,不舍連隊,不捨身上的這身軍裝。

雖然是男三號,但張譯拿出了男一號的心思氣力,把史今立在了觀眾的心頭。

接著,張譯主演了抗戰劇《我的團長我的團》《生死線》,兩部豆瓣高分大作。

不管是孟煩了,還是何莫修,張譯的這兩個角色均出身書香門第,內心善良。

私下的他內心善良,家裡養了七隻貓,但卻不是科班出身。

童年時期的張譯,是個靦腆的孩子,母親心臟不好,聽不得噪雜的聲音。

他最喜歡一個人坐在地板上玩玩具,靦腆內斂的性格自小時就養成。

繼承了父親的好嗓子,當音樂老師的父親一直希望兒子能從事藝術行業。

但當時的張譯,一心想當播音員。

張譯一直覺得自己命裡帶衰,上過的小學初中被拆的渣都不剩,也不能碰別人的車,否則准出問題。

高二嘗試考北京廣播學院,專業第一,高三再考,依舊是第一。

但衰字當頭,專業第一,文化課也不差,遺憾哈爾濱只有兩個名額,張譯輸給了加分政策。

高考落榜,學了話劇,接著進入北京話劇院,穿上了軍裝。

在部隊的十年,張譯並沒有上台表演的機會,因為字寫得好,他負責會議記錄,後來開始寫劇本。

心有表演夢,單位卻不讓自己上台:你演戲就等於是去找死

張譯的形象的確不能加分,眼睛不大,鼻樑不挺,個子不高。

為了能演上戲,他不停的跑劇組,平均一天跑兩個,整天累的像條死狗,就是想證明自己是個演員。

2004 年,他拿到了《民工》的角色,雖沒有被人知道,但卻開啟了自己的演員路。

2006 年,他結束了自己的十年軍旅生涯,他銘記導演胡玫的那句話:你記著,男演員 28 歲再不出來,您就洗洗睡吧

2006 年,他 28 歲。

同年,康洪雷看見了他在《民工》中的表現,在毛遂自薦寫了三千字的自薦信后,有了他的史今一角。

從初入話劇團到第一次拍電視劇,張譯花了整整十年,28 歲的他終於出頭了。

在陸續出演一些軍人形象后,張譯開始轉型。

但轉型並不是那麼簡單,本身出道就晚,著急不是說說而已。

最難熬的時期,他索性把自己關在家裡伺候他的七位貓主子。

在貓的身上,他學會了真誠自然,靜待時機。

2012 年,終於涉足都市情感劇。

《北京愛情故事》的事兒逼石小猛,《抹布女也有春天》的文藝青年吳桐,《辣媽正傳》的受氣包丈夫元寶。

轉型成功,張譯開始努力向大銀幕發展。

《親愛的》助他奪得金雞獎最佳男配,《追兇者也》搶盡風頭。

《我不是潘金蓮》的賈聰明,面對上級搔頭撓手,唯唯諾諾,耍了點小聰明掩飾不住嘴角小得意的笑,他表演惟妙惟肖。

2017 年,他憑藉《雞毛飛上天》奪得白玉蘭最佳男主。

為了演好陳江河的 " 消瘦感 ",本就不胖的他開始減肥,能不吃飯就不吃飯。

一個東北漢子,操著一口流利的義烏話,讓不少觀眾懷疑他的家鄉。

劇中有一場戲,講述時隔八年,苦苦尋找玉珠的陳江河意外在火車上看到對方,激動的甚至有些失語。

這場經典的橋段也被網友評為:可以寫進教科書般的表演

最新的《紅海行動》,雖然又回歸了軍旅題材,但已與當年有太多不同。

在拍攝時,張譯腳踝骨折,雖然他一再堅持,但導演依然選擇了暫停拍攝。

我不希望兄弟們的付出,被我一個人耽誤,我不希望上千人的團隊工作,被我拖後進度。

比起傷痛,他更多的是自責。

他心裡裝的更多的是戲,是對角色的詮釋。

在他心裡自己的小,角色是大。

低調認真,出道十二年,沒有緋聞。

不拍戲的時候他就回歸貓奴身份,像貓一樣喜歡太陽,喜歡安靜,喜歡獨處。

酷愛閱讀的他,沒事的時候就喜歡捧著一本書,曬著太陽,蜷縮在沙發里。

和出名相比,演技被認可才是我更在意的事情。

張譯這樣說道。